请输入关键字
石窟
专委会
屹立的龙门石窟 不朽的人类记忆
时间:2022.06.20

中宣部“国家文化记忆和传承”中国的世界遗产记录传播项目《人类的记忆——中国的世界遗产》系列纪录片,《人类的记忆—龙门石窟》将于2022年6月20日~21日22:00在CCTV-4播出。 


《人类的记忆—龙门石窟》(上集)

公元493年,是谁下令在洛阳南郊伊阙的崖壁上开凿石窟,为后世留下了享誉世界的石刻艺术宝库?公元604年,隋炀帝为什么把伊阙改称龙门?女皇武则天为修造卢舍那大佛捐资,大佛的面容跟女皇真的相像吗?龙门石窟有多少尊造像,真的数得清吗?


《人类的记忆—龙门石窟》(下集)

2022年春天,龙门石窟奉先寺前为什么搭起了高大的脚手架?流失海外的《帝后礼佛图》“重现”龙门,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?千年石窟经历了怎样的考验?走向未来,我们能否在元宇宙里重新与卢舍那相遇,一睹盛唐风采?

 


洛阳南郊,伊河两岸,至今仍保留着2345个窟龛、近11万尊佛像、2800多块碑刻题记、近80座佛塔,构成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——龙门石窟。这是世界上营造时间较长、窟龛最多、造像最多、碑刻题记最多、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,令人叹为观止。


龙门石窟上集

伊河两岸,两山对峙,伊水中流,呈现“峥嵘两山门,共挹一水秀”的天然门阙奇观,故称“伊阙”。

公元604年,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,他带着群臣登上邙山之巅,眺望伊阙之塞,不由大发感慨:“这不正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?于是在洛阳建起东都,宫城正南门正对着伊阙。从此,伊阙亦称“龙门”。

龙门石窟,兴于北魏止于宋代,历数百年时光雕刻而成。


2000年11月30日,龙门石窟正式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对其历史文化价值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用“三个最”高度评价:“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,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(公元493-907年)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。这些翔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,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。”

公元675年完工的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,代表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最高峰,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君临天下。


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,喜欢洛阳博物馆那些色彩绚丽的唐三彩,胡人、胡马、商旅、骆驼,都让人想起万国来朝的洛阳旧事。他常常流连于龙门不同时期的各个洞窟,想要在历史的拼图中看见多民族交融会聚的盛世辉煌。

 


北魏王室从开窟造像,形成了划时代的艺术风格。唐代是第二个高潮。龙门石窟大规模地开窟造像,从多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这个开放包容、海纳百川、多民族融合的一代雄风。

月升日落,卢舍那大佛以各种化身普度众生。

在龙门西山奉先寺中,她已结跏趺坐了1300多个春秋与寒暑。世事无常,白云苍狗,而断臂残损的大佛不为所动,依旧保持着谜一般的微笑,看向仿佛无尽的未来。


龙门石窟下集

自开凿之日起,围岩崩塌、洞窟漏水、雕刻风化就被列为龙门石窟三大难题。这里的岩石多属石灰岩、白云岩,强度适中,易于开凿,但也容易产生渗漏与溶蚀灾害。

刮风下雨,寻常人都往遮风避雨的地方躲,而龙门石窟保护中心的职工,偏偏要冒雨走遍东山、西山。他们知道,越是极端恶劣天气,石窟越容易出问题。

龙门石窟真正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,还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奉先寺加固工程,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石窟寺维修加固工程。

 

千百年来,龙门石窟每一次的修缮既得益于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,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。

石窟寺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“金名片”。在龙门石窟的保护维修中,也体现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互助。

用科技还原本真,也是文物保护者的终极追求。数字资源库,是数字龙门的一个重要分支。这是一项唤醒人类记忆的伟大工程,曾经损毁的国宝因此而有了虚拟复原、再现芳华的机会。

数字技术其实又是一种虚拟空间的造像。建设数字龙门,高俊苹这一代人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。 

借由现代科技,流散已近百年的《帝后礼佛图》正加快数字复原步伐,国宝正以一种新的方式“说话”。

从元宵到端午再到七夕,从《唐宫夜宴》到《洛神水赋》再到《龙门金刚》,每一次的火爆演出当中都有洛阳元素,更有龙门石窟元素。每一次“出圈”的背后,都体现传统文化展现出的强大吸引力。

昼夜不息的伊河,从伊阙山间川流而过,穿越着一扇文明之门,于波光间写下历史的无尽沧桑。 

夹岸屹立的龙门石窟,浓缩着时间的无尽绵延,承载着空间的厚重深沉,连接着记忆的前世今生。 

世间真正的不朽之物,其实是我们九死未悔的信心。



上一条
下一条